2025 年 7 月 31 日,哈萨克斯坦原子能机构宣布,正与包括中国核工业集团(CNNC)在内的潜在供应商就第三座核电站的建设进行谈判,议题还涉及大功率核反应堆及小型模块化反应堆的研发。中国核工业集团已被列入第二座核电站的承建方名单,目前哈萨克斯坦相关机构正在为规划中的核电站选址。而哈萨克斯坦第一座核电站由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Rosatom)牵头的财团负责,计划建于江布尔州巴尔喀什湖附近的乌尔肯村,项目预估成本达 140 亿美元。
哈萨克斯坦第一副总理罗曼・斯克利亚尔在 7 月 31 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证实了与中方企业的谈判,并强调选址的重要性 —— 需靠近永久性水源,且电力配送区域需明确划定。据报道,哈萨克斯坦官员已与全球反应堆制造商管理层进行了 “公开且富有建设性” 的谈判,并考察了相关设施。最终,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中国核工业集团、法国电力公司(Électricité de France)及韩国水电与核电公司(Korea Hydro and Nuclear Power)被列入潜在供应商短名单。
从趋势来看,哈萨克斯坦密集推进多座核电站建设,反映出中亚国家在能源结构转型中的迫切需求。作为传统能源出口大国,哈萨克斯坦试图通过发展核能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同时提升清洁能源发电占比,以应对全球低碳转型浪潮。而中俄法韩等国企业的参与,意味着中亚核能市场成为全球能源技术竞争的新焦点。中国核工业集团若成功中标,将进一步扩大中国核电技术在 “一带一路” 沿线的影响力,与俄罗斯在中亚传统能源合作领域形成互补与竞争并存的格局。
此外,核电站的建成将显著提升哈萨克斯坦的电力自给能力,甚至可能通过区域电网输出电力,强化其中亚能源枢纽地位。同时,核电项目的本地化建设与运营,有望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创造就业岗位,并为哈萨克斯坦培养核能技术人才,长期利好其能源独立与经济多元化。值得注意的是,谈判中涉及的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s)因其灵活性和适用于偏远地区的特点,可能成为哈萨克斯坦分散式能源体系的重要补充,尤其适合其广袤国土内的能源供应需求,未来或成为区域核能应用的新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