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近年来,阿塞拜疆正以 “中间走廊” 发展为核心,联合里海地区合作伙伴推进交通物流网络升级。作为区域关键枢纽,该国通过港口现代化、船队扩建、跨境合作等举措,持续强化里海贸易通道的运输能力,逐步成为里海地区交通物流领域的领军者。

一、核心通道 TITR:运营成效显著,瓶颈待突破
跨里海国际运输路线(TITR)是里海贸易的核心通道,在各国协作下已成功运营七年,运输效率与货运量实现双重飞跃。

运营成果
过去四年间,TITR 运输时间从 58-60 天大幅缩短至 15 天,货运量从 2021 年的 60 万吨增长至 2024 年的 450 万吨,增幅超 7 倍;据世界银行预测,到 2030 年,该路线货物吞吐量有望达 1000 万至 1100 万吨。

现存挑战
当前阿克套港、格鲁吉亚各海港频繁出现拥堵与 “瓶颈” 问题,制约货运量进一步提升。为此,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格鲁吉亚需协同推进四项关键工作:简化跨境与海关流程、推动运输物流数字化、扩大多式联运集装箱运输、投入数亿美元升级港口基础设施及采购船舶。

解决方案
2022 年,阿塞拜疆(巴库)与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签署《2022-2027 年同步消除瓶颈及发展 TITR 路线路线图》,具体措施包括哈萨克斯坦库里克港疏浚、阿克套港运力扩建,以及格鲁吉亚波季港集装箱码头现代化改造。

二、本土运力升级:船队与港口双管齐下
为夯实运输基础,阿塞拜疆从 “船队扩建” 与 “港口提质” 两大方向发力,持续提升本土物流承载能力。

1. 里海航运公司(ASCO):扩充船队,提升货运规模
ASCO 拥有里海地区规模最大、运力最强的货运船队,是阿塞拜疆海运的核心力量。

当前成效
2025 年 1-8 月,ASCO 海运货物吞吐量达 617 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 9.3%;其中液态石油货物占比 48.2%,普通干货运输量同步提升,且阿塞拜疆各海港 80% 的装卸作业涉及过境货物。

船队扩建计划
ASCO 正推进《2022-2030 年战略航运发展计划》,拟采购 50 艘船舶(含货船与客船),且大部分船舶由本土巴库造船厂建造。过去 11 年,该造船厂已为 ASCO 打造 11 艘各类船舶,包括油轮、滚装渡轮、专用运输船等。

重点项目进展
巴库造船厂承建的第三艘新一代滚装渡轮(Ro-Pax)已完成 70% 工程,预计 2026 年第一季度投入运营。该渡轮可同时运输火车车厢与轮式车辆,新增 3 吨起重机、冷藏集装箱独立供电系统、有害气体检测设施等创新设计,兼顾能效与环保。

2. 巴库国际海运港(BISTP):扩容提质,完善功能布局
作为阿塞拜疆海运核心枢纽,BISTP 正通过大规模投资实现能力跃升。

运力提升
港口货物吞吐能力从 1500 万吨提升至 2500 万吨,集装箱码头当前运力为 15 万标准箱(TEU),计划未来两年内增至 26 万标准箱。

设施升级
同步推进集装箱码头扩建,以及干货、化肥、谷物等货物的装卸与存储区域建设改造,进一步完善港口功能。

三、区域协同发展:多国联动拓展里海运输网络
“中间走廊” 的发展已成为里海地区共识,各国纷纷加入运输网络建设,形成协同效应。

乌兹别克斯坦的参与
虽无里海直接出海口,乌兹别克斯坦仍计划与土耳其公司合作运营里海轮渡,以缓解货运延误问题;此外,乌兹别克斯坦与阿塞拜疆已签署航运与造船合作议定书,拟成立联合物流公司、建设港口仓库与物流中心,并推进联合轮渡生产项目(预计融资 1.5 亿美元)。

阿塞拜疆的区域角色
除与周边国家合作外,阿塞拜疆巴库造船厂还为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提供船舶维修服务,未来有望进一步承接中亚国家、伊朗、俄罗斯的造船订单,强化区域产业链影响力。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