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近年来,阿塞拜疆与中国关系跃升至全新高度,这主要得益于伊利哈姆·阿利耶夫总统与习近平主席之间独特而紧密的个人互动。两国元首的密切对话与深厚友谊,不仅巩固了巴库与北京的双边合作基础,更成为塑造欧亚大陆国际格局的重要变量。
图片8月31日,两位领导人于天津再度会晤,为即将召开的上合组织峰会预热。会谈在真诚友好的氛围中展开,再次彰显双方对中阿关系的战略定位与长远规划。值得注意的是,习近平主席以“我亲爱的朋友”问候阿利耶夫总统,这一细节凸显两国元首的个人情谊,更为政治经济合作注入强劲动能。

习近平主席感谢阿利耶夫总统专程出席“上合组织+”峰会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这些安排不仅体现阿方对中国历史贡献的尊重,更传递出巴库深度参与中国多边合作机制的积极信号。

经济议题成为此次对话核心。今年1至7月,中阿双边贸易额达25亿美元,同比增长26.7%。其中,阿塞拜疆对华出口激增4.5倍至5330万美元,自华进口突破20亿美元,使中国稳居阿第一大商品供应国。这一增长既反映双边关系的实质性深化,也凸显阿塞拜疆作为“一带一路”关键节点的战略价值——其掌控的中部走廊直接联通中国腹地与欧洲市场。

能源转型、可再生能源、数字技术及人工智能正成为新兴合作领域。中资企业正积极对接阿塞拜疆绿色能源项目,与巴库“2050年碳中和”目标深度契合。

政治互信始终是双边关系的压舱石。阿塞拜疆坚定支持中国在台湾、香港、新疆等核心利益问题上的立场;中方则力挺阿塞拜疆在上合组织内发挥更大作用。作为对话伙伴的阿塞拜疆已申请观察员地位,在中国支持下,其深度融入上合进程的前景日益明朗——这将为阿塞拜疆从区域强国升级为欧亚事务核心参与者提供关键跳板。

当前,一个基于战略互信与互利共赢的“巴库-北京轴心”正在成型。两国元首的个人情谊为这一轴心注入强劲生命力,使双边合作成为撬动欧亚大陆协同发展的杠杆。在全球动荡加剧的背景下,这种以相互尊重、战略远见与元首外交为基石的伙伴关系,正成为维护欧亚长期稳定与繁荣的关键支柱。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