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能源转型背景下,阿塞拜疆与中国聚焦可再生能源合作,结合阿国的太阳能、风能资源潜力与中国在清洁能源技术、全产业链的优势,落地多项关键项目,共同推动区域绿色发展。
2025 年首届阿塞拜疆国际投资论坛期间,阿塞拜疆经济部经济区发展局与中国大唐海外投资有限公司签署备忘录,计划在阿打造 “绿色能源产业园”;中国大唐作为中国五大国有发电企业之一,业务覆盖中国 31 个省份及缅甸、老挝等多国,将为产业园提供技术与运营支持,助力阿塞拜疆成为区域绿色能源 hub。同年 6 月,阿塞拜疆能源部长帕尔维兹・沙巴佐夫访华,又与大唐集团董事长刘军签署协议,共同推进 “绿色能源走廊” 项目,该项目可实现可再生能源电力安全并网与稳定传输,解决清洁能源 “输送难” 的核心问题。
2025 年 4 月,阿塞拜疆总统伊利哈姆・阿利耶夫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双方签署协议将可再生能源合作列为战略重点,其中里海 2 吉瓦海上风电项目尤为关键,项目建成后,阿塞拜疆有望从传统化石燃料出口国转型为绿色电力出口国;9 月,阿塞拜疆阿拉特自由经济区再与中国四川赛新光伏科技签署协议,将建设年产能 3 吉瓦的光伏组件工厂,同时生产硅晶体及相关零部件,工厂产品不仅能满足阿国国内大型光伏电站需求,还将出口国际市场,为阿国创造大量就业岗位。
合作推进中,双方也有明确的支撑条件与目标: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提出,2027 年实现 2 吉瓦太阳能与风能发电装机容量,2030 年提升至 6 吉瓦,推动本国能源结构 “革命性变革”,并高度认可中国光伏组件与储能系统的质量及性价比;中国则在可再生能源技术领域拥有强劲实力,全球专利占比超 40%,2025 年 6 月风电与太阳能总装机容量首次超越煤炭,据预测 2026 年太阳能或成为中国第一大能源来源,为双方合作提供可靠技术保障。
从意义来看,这场合作不仅助力阿塞拜疆实现经济多元化、减少碳排放,还能让其依托欧亚大陆枢纽优势,通过跨洲能源走廊输送绿色电力,巩固在全球能源网络中的关键地位;同时,阿中 “资源 + 技术” 的合作模式,也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合作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