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运输和物流领域专家、北京跨欧亚国际物流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董万旭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当前复杂的地缘政治背景下,中间走廊已成为保障亚欧供应链稳定性、提升运输灵活性的核心通道,而西安港正计划通过投资扩建阿塞拜疆首都巴库的分拣与码头设施,进一步强化这一走廊的物流承载能力。
据董万旭介绍,自 2025 年以来,已有超 300 列从中国出发、目的地为欧洲的货运列车抵达巴库,或经巴库中转前往欧洲。这条以西安 – 巴库为重要节点的运输线路,不仅有效弥补了中欧铁路北部走廊在部分区域的服务短板 —— 例如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此前货运效率较低的地区,还精准满足了欧洲部分企业 “绕开北部线路” 的运输需求,为亚欧货物往来提供了更具弹性的选择。
在董万旭看来,阿塞拜疆在中间走廊中扮演着 “枢纽与协调者” 的关键角色。他透露,其所在的北京跨欧亚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在组织西安至欧洲的货运业务时,长期得到阿塞拜疆铁路公司(ADY)、巴库港、Alliance 公司等当地合作伙伴的大力支持,这为货物高效中转奠定了基础。实际运输中,西安 – 巴库线路的货物常需在巴库完成转运后发往周边国家,这一过程也直观体现了巴库作为区域交通枢纽的重要价值。他特别提到,随着阿拉特港分拣系统与码头基础设施的持续完善,巴库在中间走廊(又称南部走廊)中的战略地位将进一步提升。目前,阿塞拜疆铁路公司已与哈萨克斯坦、格鲁吉亚的铁路部门展开积极合作,重点推进 “里海 – 高加索 – 黑海” 路段的运输稳定性,旨在打通跨区域物流的关键堵点。
从经贸联动视角来看,中间走廊的高效运转已为双边贸易注入动力。董万旭提供的数据显示,2024 年阿塞拜疆与中国的贸易额同比增长 20.7%,展现出强劲的合作势头。但他同时指出,当前中间走廊的发展仍面临 “硬件” 与 “软件” 双重提升需求:“硬件” 层面,港口吞吐能力、铁路运输运力等基础设施亟待扩容;“软件” 层面,数字化管理水平、海关协同效率仍需优化。他呼吁沿线国家海关加强合作与协调,通过简化通关流程、统一数据标准等方式,降低贸易成本、提升物流效率。
值得关注的是,西安港已着手与哈萨克斯坦铁路公司、巴库港携手,推进分拣与码头容量的扩建计划,这一投资将直接提升西安港与巴库港的联动效率。与此同时,阿塞拜疆铁路公司(ADY)正加速整合巴库港资源,通过优化港口与铁路的衔接管理,进一步释放里海沿岸的运输潜力,确保货物在 “铁路 – 港口” 转运环节的顺畅性。
董万旭最后强调,中间走廊的价值不仅在于提升运输效率,更在于推动亚欧供应链向 “更稳定、更环保” 的方向发展。他表示,北京跨欧亚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将继续与阿塞拜疆及所有沿线合作伙伴紧密协作,通过保障货物交付的及时性、流程的透明度与款项的可靠性,充分激活中间走廊的潜力,最终实现运输时间表的优化与物流成本的降低,为亚欧经济联动搭建更坚实的物流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