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中国在乌兹别克斯坦经济中的作用正迅速演变。在加速现代化的背景下,乌兹别克斯坦不仅将中国视为最大贸易伙伴,更将其当作关键的技术和资本来源地。中国目前已涉足乌兹别克斯坦几乎所有具有战略重要性的领域,从能源、工业到交通、数字化和农业

过去五年间,两国贸易额几乎翻倍,从2020年的64亿美元增至2024年的131亿美元。联合项目总规模超600亿美元,中国在乌兹别克斯坦全部外国投资中占比约三分之一。这一数据印证了中国已成为该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双方金融合作向全新质态转型,成为一项里程碑式进展。2025年10月30日,乌兹别克斯坦对外经济活动国家银行与中国进出口银行在北京金融街论坛期间签署战略协议。该文件旨在扩大信贷额度、推进本币结算,并为绿色能源、冶金、交通和服务业领域的大型项目提供融资。这一举措强化了乌兹别克斯坦作为地区发展核心枢纽的地位,也凸显中国正从金融投资者转变为长期战略伙伴,深度参与该国可持续经济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已调动的信贷资源总额已超17亿美元,资金将用于关键领域发展,包括能源、交通、电信、医疗、教育、水资源管理和工业,同时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能源领域仍是中国投资的核心方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CNPC)的直接投资已超50亿美元,涵盖凝析气田开发、地下储气库建设以及专业人才培养等项目。与此同时,大型可再生能源项目也在推进中:卡什卡达里亚州和布哈拉州正在建设总装机容量约800兆瓦的太阳能电站,水电设施现代化改造及“智能”发电技术的应用,预计每年可减少数百万吨二氧化碳排放。由此可见,中国不仅是投资者,更是技术合作伙伴,助力乌兹别克斯坦向绿色能源转型,降低对传统发电方式的依赖。

中国在交通项目中的参与也体现了其角色的演变。“中吉乌”铁路的建设将使东亚与欧洲之间的货物运输时间缩短近一半,让乌兹别克斯坦成为地区关键中转枢纽。中国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不仅加快了物流效率,更为工业增长和地区发展创造了机遇。

在工业领域,中国以技术合作伙伴的身份发挥作用。纳沃伊、吉扎克和扬吉耶尔自由经济区内的合资企业生产电子产品、汽车零部件和建筑材料。比亚迪电动汽车项目年产能可达30万辆,使乌兹别克斯坦成为绿色汽车制造枢纽。华为和中兴正在当地部署5G网络和“智慧城市”系统,而滴灌、农产品加工等中国农业技术则提升了当地生产效率。

中国正逐渐不再仅仅是资本来源地,而是成为参与乌兹别克斯坦技术、工业和物流基础建设的战略伙伴。合资企业已创造超3万个就业岗位,带动了建筑和运输服务需求增长,同时提升了该国的出口潜力和税收收入。

据预测,到2030年,中国对乌投资总额可能超过500亿美元,助力乌兹别克斯坦强化工业和物流潜力,向2000亿美元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目标迈进。

中国在乌兹别克斯坦已不再仅仅是最大贸易伙伴——如今更是经济增长的战略驱动力。中国的投资和技术遍及能源、工业、交通、数字化和农业等领域,创造就业岗位、强化基础设施、提升该国出口潜力。与地区其他国家的中资项目常局限于特定领域不同,乌兹别克斯坦借助这一伙伴关系实现全面经济发展、技术融合和本土生产基地建设。中国的角色仍在持续演变——从投资者转变为影响该国整体增长和现代化战略方向的合作伙伴。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