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中亚-中国”第二届产业与投资合作论坛正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火热举行。论坛期间,哈萨克斯坦与中国在众多领域达成了深度合作意向,共签署约60项合作协议,总金额接近250亿美元,这一成果为双方的经济合作注入了强大动力。

据哈萨克投资(Kazakh Invest)国有公司董事会副主席玛迪亚尔・苏丹别克介绍,此次签署的文件涵盖范围广泛,不仅包含合作协议和谅解备忘录,还涉及投资协议、合同以及其他具有重要意义的文件。苏丹别克还指出,“我们今天签署的并非全部项目,目前仍有更多合作文件尚在审批流程中,因此未能全部赶在论坛期间完成签署。”

为了提高效率、节省时间,论坛创新性地采用了分阶段签署与交换文件的方式。其中,两轮重要协议的签署在哈萨克斯坦第一副总理罗曼・斯卡利亚尔的见证下顺利完成,哈萨克斯坦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KazMunayGas)总裁签署的一份协议也在其中。

在众多合作项目中,与中国赛拉弗能源(Seraphim)公司合作的绿色氢能开发项目成为此次论坛的一大亮点。苏丹别克介绍,该项目致力于利用可再生能源生产环保、高效的绿色氢气。值得一提的是,绿色氢气技术目前受到中、日、韩、美、德及沙特等国的高度关注,并且已在交通和航空等领域展现出超越电动车的潜力,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论坛期间,中哈双方还签署了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协议,哈萨克斯坦与中国将联合勘探伊犁盆地铀矿。该协议由哈萨克斯坦萨特帕耶夫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中核地质勘查集团有限公司以及厦门万里石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签署,相关方将努力把位于“下伊犁盆地—伊犁谷地”的铀矿带纳入两国在核能领域的中长期合作规划之中。这一合作对于推动两国在核能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为联合勘探跨境铀矿资源开辟了道路。

图片
本次论坛吸引了众多重要人士参与,哈萨克斯坦中央及地方政府官员、中亚多国代表团、中国及地区大型企业高层、发展机构负责人等齐聚一堂。论坛日程丰富,涵盖全体会议及多个专题小组讨论,重点聚焦数字化与信息技术、交通物流、矿产资源等领域。据悉,论坛期间计划签署超过50份双边与多边文件,总金额将超过100亿美元,这充分显示了各方对加强合作、实现共赢的强烈意愿。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