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哈萨克斯坦增长论坛上,副总理谢里克・朱曼加林表示,该国计划未来 5-10 年打通通往海洋的通道,以突破内陆国地理限制,这一举措旨在应对石油经济依赖减弱,推动产业与物流升级。中国企业作为重要合作伙伴,已深度参与其经济转型、基建攻坚与产业配套等关键领域,成为战略落地的核心助力。
从经济转型来看,2025 年将成关键节点。石油对 GDP 增长的拉动作用明年起大幅减弱,其 GDP 占比已从 2010 年 16.5% 降至 2024 年 8.1%,且产量达峰,2026 年后对经济增长贡献进一步收窄。不过,加工制造业 2023 年 GDP 占比 12.4%,首超石油开采业的 12%,产业结构优化趋势持续。为支撑转型,政府推进 17 个总规模 270 亿美元的大型项目,实施至 2029 年的 800 亿美元国家基础设施规划,加工制造业、农业综合体等领域 200 多个投资项目总价值超 130 亿美元。同时,计划将 “拜捷列克” 基金资本化至 1 万亿坚戈(已注入 6000 亿坚戈),以此撬动 7 万亿坚戈社会资本,其中外部融资主要用人民币结算。这一金融安排为中企参与提供了便利,此前已有中国建筑企业确认参与 “拜捷列克” 基金关联的大型项目建设,中资金融机构也在通过多元合作模式提供资金支持。在制造业领域,哈萨克斯坦境内已有工厂实现长安、奇瑞等中国品牌汽车的本地化生产,年产量最高可达 9 万辆,直接助力当地加工制造业升级。
基建方面,2024 年已新建修复 1.31 万公里公路、4000 公里铁路。“多斯特克 – 莫伊恩特” 铁路今年竣工,“莫伊恩特 – 克孜勒扎尔” 铁路明年完工。针对公路投资回报问题,政府拟参考铁路运营模式制定新方案。跨里海国际运输路线今年货运量预计 450 万吨,远期规划 700 万 – 1000 万吨。这一路线的扩容升级离不开中哈协同,2025 年 7 月两国已签署战略协议,重点在铁路运输、物流数字化及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深化合作,中国货物经此路线的运输量增长将成为通道扩容的核心动力。
“出海口” 计划上,此前经土库曼斯坦的路线因伊朗铁路落后和制裁受阻,现锁定 “经阿富汗至巴基斯坦港口” 的铁路通道,货物可直达巴基斯坦阿拉伯海沿岸港口,接入全球海运网络。这一关键通道的推进已出现中企身影,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已与哈萨克斯坦国家铁路公司就跨阿富汗运输走廊开发展开深入探讨,该铁路全长 573 公里,计划年货运量 2000 万吨,向北可对接中吉乌铁路西延线,向南衔接中巴经济走廊直达瓜达尔港,形成贯通中亚与南亚的战略运输链。
产业配套上,针对曼格斯套州航空燃油短缺,参议员建议建年产能 500 万吨的迷你炼油厂。该国年航空煤油产量 65 万 – 70 万吨,需求 100 万吨,30 余万吨依赖进口,新航空枢纽启用后当地需求将大增,炼油厂建成可缓解能源供应问题。中国企业在哈萨克斯坦炼化领域的成熟经验为这类项目提供了范本 —— 由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承建的奇姆肯特炼油厂现代化改造项目,使该厂原油年处理能力达 600 万吨,可生产欧 Ⅳ、欧 Ⅴ 标准航空煤油,目前已占据哈萨克斯坦 57% 的航空煤油市场份额,项目 90% 以上设备来自中国,彻底结束了哈国不能生产高标号燃油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