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需求可以概括为“缺口巨大;氮磷钾皆缺,依赖进口;政策驱动,增长潜力明确。
01、年度需求规模
•全国农业年需化肥约 200 万吨(实物量)。
•其中尿素年需求约 30 万吨、磷酸铵类约 150 万吨、氯化钾约 70 万吨、磷酸氢钙约 30 万吨,为政府 2030 年“自给计划”的目标产量。
02、供需缺口与进口依赖
•本土产能仅覆盖 60 %,缺口 40 %(约 80–90 万吨)需靠进口。
•氮肥(尿素、硝酸铵)进口依赖度最高:2024 年进口尿素 472.3 万吨(含转口),本土产量仅 34.55 万吨。
•磷肥基本可以自给(本土产量 2.2 万吨,进口份额 <2 %)。 •钾肥仍需大量进口,国内产量有限,主要来源为俄罗斯、白俄罗斯。 03、使用量水平(国际对比) •氮肥施用量仅 2.4 kg/ha,磷肥 1.33 kg/ha,在中亚及欧亚经济联盟国家中垫底。 •政府希望通过补贴、技术推广,把单位面积施肥量逐步提高到区域平均水平,以支撑粮食安全和出口扩张。 04、市场增长驱动因素 •耕地资源:约 3,500 万公顷耕地,农业是经济支柱,化肥需求弹性大。 •政策目标:2030 年前实现氮磷钾 100% 国产化,正推动 49 个化工类重点项目,总投资约 4.8 万亿坚戈(≈93 亿美元)。 •国际合作:中石油—KMG 80 万吨尿素厂、阿克套 30 万吨液氨项目等中哈合资项目陆续落地,将直接减少对进口的依赖。 05、结论与商机 •短期(2025–2029):进口需求仍将维持高位,特别是尿素、磷酸铵和钾肥。 •中长期(2030+):随着本土产能释放,进口规模会下降,但高端复合肥、水溶肥、微量元素肥仍将有进口空间。 •对中国及国际供应商而言,哈萨克斯坦市场不仅需求体量大,而且政府提供税收优惠、融资便利和“一带一路”通道优势,是当前中亚地区最具吸引力的化肥出口和投资目的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