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兹别克斯坦政府近期启动了一项为期 100 天的紧急扶持计划,旨在为纺织行业企业提供全方位支持。该决策源自总统沙夫卡特・米尔济约耶夫主持的视频会议 —— 会上集中审议了 200 余名行业从业者提出的诉求与面临的难题,并最终敲定了这一专项行动。
总统在会议中强调,政府深切理解企业当前遭遇的困境,并明确提出解决方案:“我清楚企业家们的难处,也已备好应对之策。从今天起,我们在纺织业全面启动‘百日攻坚计划’。” 该计划的核心目标有二:一是为陷入经营困境的企业纾困解难、改善财务状况;二是通过系列举措降低终端产品成本,增强行业竞争力。
在具体政策层面,纺织产业集群的债务压力将得到显著缓解。符合条件的企业可申请将贷款偿还期限延长至 5 年,前提是需提供相应抵押担保;而在延期期间,企业仅需偿还债务本金,利息部分则待本金全额清偿后再行支付。据初步测算,这一措施每年可为各产业集群释放高达 8000 亿苏姆的流动资金,有效盘活企业运营。为鼓励企业信守偿债承诺,计划还配套了激励机制:若企业按期足额偿还债务,政府将返还其已支付利息的 50%。此外,自今年 8 月 1 日起,乌兹别克斯坦已全面免除 2022-2023 年度收获季期间因贷款逾期产生的罚金,总计达 3770 亿苏姆,进一步为企业减负。
作为全球少数实现棉花全产业链自主加工的国家之一,乌兹别克斯坦始终坚持 “不出口原棉、专注深加工” 的产业策略。此次系列举措的落地,有望助力纺织业突破当前财务瓶颈,重回可持续发展轨道,而这一变化也将对中国纺织行业产生多重影响。
从供应链角度看,乌兹别克斯坦是中国重要的棉花及纺织品原料供应国,其纺织业的稳定发展将保障中国企业的原料进口稳定性。随着乌方企业财务状况改善,当地棉花深加工能力提升,可能推动高附加值中间产品(如棉纱、坯布)出口增加,为中国下游服装制造企业提供更丰富的原料选择,同时或促使原料进口价格更趋稳定。
在产业合作层面,中国纺织企业近年来在乌兹别克斯坦的投资布局(如技术合作、产能共建)将迎来更有利的环境。乌方企业流动资金充裕后,可能加大对先进设备、生产技术的引进力度,而中国纺织机械制造、数字化生产解决方案提供商或将获得更多合作机遇。此外,双方在绿色纺织、可持续印染等领域的技术对接也可能因乌方产业升级需求而加速推进。
从市场竞争维度看,乌兹别克斯坦纺织品竞争力的提升可能对中国同类产品在国际市场(尤其是中亚、中东地区)形成一定竞争压力,但也将倒逼中国纺织业进一步向高端化、品牌化转型,推动行业加速淘汰落后产能,聚焦创新设计与高附加值环节,从而在全球产业链中巩固优势地位。
乌兹别克斯坦纺织业的复苏与升级,将通过供应链联动、产业合作深化与市场竞争重塑,为中国纺织行业带来 “机遇与挑战并存” 的发展契机,推动双方在纺织领域形成更紧密的互补协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