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2025 年 8 月 22 日,在土库曼斯坦 “阿瓦扎” 国家旅游区,一场牵动欧亚地缘经济的三方会晤重磅举行 —— 土库曼斯坦 halk maslahaty 主席库尔班古力・别尔德穆哈梅多夫、乌兹别克斯坦总统沙夫卡特・米尔济约耶夫、阿塞拜疆总统伊利哈姆・阿利耶夫齐聚于此,不仅达成多项合作共识,更正式启动一条连接东西方的跨大陆新航线,为全球动荡地缘格局下的区域协作注入 “强心剂”。这场会晤的影响力早已超越中亚 – 南高加索区域,其聚焦的交通物流合作方向,正让该地区成为贯通欧亚、连接南北的关键纽带。

会晤现场签署的一系列文件,直接勾勒出三方合作的核心蓝图:涵盖交通物流、造船、民航领域的合作备忘录,以及商品原料交易所合作协议等,每一份文件都精准指向 “强化区域联通” 的目标。在随后发布的《联合声明》中,三国领导人更是将合作根基与未来方向清晰阐明 —— 依托三国深厚的历史文化共通性,明确 “深化关系是维护和平稳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并承诺在政治、经贸、能源、环保、人文等多领域升级协作,以 “千年友谊、睦邻互助” 为底色,筑牢长期战略伙伴关系。

经贸与产业协作是此次合作的 “重头戏”。三方明确将 “扩大经贸合作” 列为优先方向,计划通过打造更优营商环境激活贸易潜力;同时锚定工业协同,提出在纺织、化工、建筑等领域组建合资企业,推动从 “简单商品贸易” 向 “产业链深度融合” 转型。而交通物流领域的突破,更是让跨大陆航线从 “概念” 走向 “现实”——《联合声明》特别强调要升级 “乌兹别克斯坦 – 土库曼斯坦 – 阿塞拜疆” 双向多式联运,充分释放三国过境潜力。为确保落地,三方已决定成立联合工作组,专门负责协调交通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统筹货运安排、简化通关流程,彻底打通物流 “堵点”。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合作还暗藏多重 “战略伏笔”。乌兹别克斯坦提出的 “里海货运轮渡运力建设” 需求,以及三国共同探讨的 “向欧洲供应绿色能源” 前景,被明确纳入协作范畴 —— 三方计划制定联合行动计划,通过搭建稳定的贸易物流链、建设大宗商品集散中心、接入国际零售网络、开发联合电子平台等举措,推动这些长远目标落地。同时,合作框架还充分兼顾可持续发展,将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推进区域环保项目等议题纳入考量,让跨大陆航线不仅是 “物流通道”,更是 “绿色走廊”。

事实上,这条新启动的跨大陆航线,早已嵌入更宏大的欧亚交通网络。它与 “中间走廊”(即跨里海国际运输路线 TITR)、潜力巨大的赞格祖尔走廊(被称作 “TRIPP 走廊”)形成联动,再叠加正在建设的中乌铁路、近期签署的跨阿富汗走廊备忘录,多重交通动脉的交织,将让三国基础设施成为新货运流的 “核心枢纽”—— 未来,来自中国的货物可经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进入阿塞拜疆,再通过里海、南高加索地区送往中东与欧洲;而欧洲、中东的商品也能借由此路高效进入中亚乃至中国,真正实现 “东西贯通、南北联动”。

人文交流则为这场合作注入 “温度”。《联合声明》特别强调,除政府与社会组织间的互动外,三国还将推动高校、媒体、文化艺术界的深度对接 —— 这意味着,在货物往来之外,知识、文化、人才的流动将进一步夯实三方合作的社会基础,让战略协作更具韧性。

正如阿利耶夫总统在会晤总结中所言:“这种新的三方合作模式,以兄弟情谊、睦邻互敬为原则,能让各国更高效地为区域福祉努力,最终目标是守护稳定、安全、发展与和平。” 如今,“中亚 – 南高加索” 地理空间正加速融合,一个新的地缘政治枢纽已悄然崛起;而这条由阿什哈巴德、巴库、塔什干共同启航的跨大陆航线,不仅将重塑欧亚物流版图,更可能成为全球区域协作的 “新范本”。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