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兹别克斯坦国家统计委员会8月底发布的初步数据显示,2025年1–7月,乌国共进口冰箱与冷柜31.71万台,进口额6,560万美元,货源遍及26个国家。短短七个月即吸纳超过30万台冷量设备,不仅刷新同期纪录,也折射出乌兹别克斯坦“家电换新”与厨房升级需求的持续升温。
中国独占六成五,俄国紧追
中国:20.58万台,占总量的65%,稳居第一供应国;
俄罗斯:4.92万台,占比约15%,位列第二;
土耳其:2.88万台,以9%的份额夺得第三;
乌克兰与哈萨克斯坦分别提供1.22万台和1.13万台,跻身前五。
其余21国合计占比不足5%,其中泰国4,300台、印尼1,700台、白俄罗斯1,500台,余下国家共输出2,300台。
进口激增背后:三大推手
1. 住房竣工高峰——政府抵押贷款补贴与开发商税收优惠叠加,2025年上半年全国交付新房超7.8万套,直接带动嵌入式冰箱、大容量冷柜配套需求。
2. 能效换新计划——乌兹别克斯坦自2024年四季度起对能效等级≥A+的旧家电给予最高100万苏姆(约80美元)置换补贴,刺激家庭提前淘汰高耗电机型。
3. 跨境电商降价——多家中国厂商通过乌国最大电商平台Ucell Market打出“包邮+本地售后”组合拳,把双门风冷冰箱均价拉低至280美元,线上销量同比翻两番。
市场格局悄然生变
高端化:中国海尔、德国利勃海尔在塔什干、撒马尔罕开设品牌旗舰店,主推500升以上多门冰箱,客单价冲上1,200美元,目标对准中产与外籍人群。
本土化:乌兹别克斯坦-土耳其合资的Artel Cooling计划2026年启用第二条压缩机生产线,年产能将扩至80万台,意图用“本土制造”对抗进口货。
绿色化——乌国政府7月宣布,自2026年起禁止进口含R134a制冷剂的新冰箱,倒逼供应商切换R600a与R290等环保冷媒。